友善設計的歷史發展與未來
友善設計的歷史發展與未來

讀《香港北魏真書》,設計師不甘止於懷舊的高志 — 《香港北魏真書》簡介 陳濬人自大學起研究香港街上的北魏文字。他很好奇,為何滿街都是這種風格的招牌字?為何這種書體當年如此盛行? 從來沒有人研究眼前這遍習以為常的風景,他卻秉持初心翻閱古籍、尋訪大書法家的徒弟、老師傅,並拜師學藝研習書法,梳理香港北魏的古今,還把日益稀少的北魏字以現代化的「香港北魏真書」傳承下去。 本書匯集陳濬人在設計新字體方面的研究,從北魏體的起源和演變,到香港北魏真書的設計與應用,以恰好的篇幅追本溯源,查勘香港招牌字的前世今生。後半部份記載他與字體設計師和字體學者,輕鬆有趣的師生對談,一窺他年少時的起點及如何因社會和保育運動,覺醒成為這個「時代」抱負高志的字體設計師。 漢字書體不只有篆、隸、楷、行、草?你聽過明體、宋體,但「北魏真書」該如何詮釋?這是連平面設計師都不懂的知識! 北魏體的傳承與再演繹 「北魏體」是北魏時期鮮卑人一種激烈不羈的石刻書法風格。然而,由於漢人不屑外族文化,秉持自己的楷書為正統,再加上禁碑令,北魏體因此一直不受重視,直到清代才掀起研究魏碑的風潮。其中,趙之謙的魏碑風格集各種書體大成,影響了近代香港的書法家,如區建公、蘇世傑和卓少衡等人。書法家和「寫字佬」都寫當時流行的北魏風格招牌為生,塑造了香港 1940 至 1970 年代的文字街景。

香港北魏文字風景的革故鼎新
香港北魏文字風景的革故鼎新
Constance Tang

UI / UX / 產品設計經理 🇭🇰|設計工具分享 | constance-tang.com | pharm 設計雜學 IG @pharm.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