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沒於黝黯的霓虹色

談《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與本土文化熱潮的再現

Constance Tang
Sep 30, 2021

身為設計師,我也曾想過,怎樣的設計才能展現香港特色。是紅白藍、是維港兩岸的高廈,還是茶樓的一盎兩件、蝦餃燒賣?

所謂設計 (design),就是解讀和重新構建文化符號 (cultural sign/symbol)。文化符號也許就隱藏在你我每天穿梭城市的光影中。當局者迷,如果不是有人如數家珍稱讚你的家鄉多美,恐怕我們難以察覺這些符號,察覺後才醒悟錯過了太多東西。

《霓虹黯色》

「霓虹黯色」是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之信息設計研究室的研究項目之一。研究團隊走訪全港大街小巷,仔細記錄了霓虹招牌的特徵,並探索箇中的美學涵義、工藝與消費文化。團隊還訪問了學者、書法家和招牌師傅,回顧昔日發展蓬勃的霓虹招牌工業和社會面貌。團隊將研究內容出版成書,舉行了多場分享會,並建立了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專頁,讓更多人從霓虹招牌了解香港的美。

未拜讀這本書前,我從「霓虹黯色」的社交專頁得知,愈來愈多老店的霓虹招牌被勒令拆卸。究其原因,不離本港的文化保育政策不善。因霓虹招牌引起安全疑慮,政府嚴正執法拆老店招牌。老店沒有資金重新搭建符合嚴格規定的新招牌,因此偶爾便傳來又一塊霓虹招牌被拆掉的畫面。

老店愈來愈少,霓虹招牌拆少見少。

失去霓虹招牌對社區有何影響?

霓虹招牌賦予地方的意義

根據書中引述,空間對人的意義並非基於建築形式,而是基於「符號」,也就是招牌。

例如,如果你在不靠地圖的情況下走到街上的 7–11 便利店,除非你對該區很熟悉,否則僅憑建築物的外觀很難知道有 7–11。你通常先在遠處看到 7–11 的標誌並認出它才走過去。或者,如果你的家在那間 7–11 附近,你給朋友指路到你家時,或許會以 7–11 作為提示。

招牌不僅用來標示商店,也能引路,而霓虹招牌則更有效。因為它們是手工製作,比現今的招牌或傳統單色書法招牌更大、更有特色,無論日夜也更易認。它像「五枝旗杆」可以作為一個地標。因此霓虹招牌給我們帶來了額外的安全感,並建立了對地方的歸屬感、生活經驗和集體回憶。這些照耀街角的霓虹招牌,沒有「幻彩詠香江」中刻意造作的光影效果,但它們如實反映了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

霓虹招牌的多樣設計

本書對霓虹招牌的分類很有系統且鉅細靡遺,介紹了招牌設計與商店、行業之間的關係,教曉讀者從書體、圖案、造型等方面專業地鑑賞霓虹招牌。

回顧霓虹招牌字,除了最近聲名大噪的北魏體、常見的楷書和隸書設計外,我從書中深刻領悟到霓虹招牌的獨特之處——「手繪」。

書體風格來來去去那幾種,但書法家的書寫風格各具特色。即使是同一書體,甚至是同一個字,每家商店的招牌字也略有不同,或使用異體字來配合視覺空間、突顯商店特性等。

Photo by Anatoliy Gromov on Unsplash

書中展示了許多霓虹招牌的照片,但往往只顯示招牌上的一個字。我很幸運地能夠辨識某幾家商店的招牌字,例如「冠南華」的冠、「德興海味」的海及「麥文記」的麥。一個字足以分辨商店,這證明了手寫招牌字有多麼易認!

此外,當時的設計師的手繪設計也為商店招牌增添特色。例如像設計標識 (logo) 般簡化字體筆劃、以動植物(利工民的鹿)和圖案(當舖)隱喻商店特徵,或汲取外國和上海的美術風格為靈感,帶來時以莊嚴、時以張揚,多變的視覺風格。

除了過去較多的外懸式霓虹招牌,現在取而代之是較小的招牌。例如,那些只有圖案不帶字的,或貼在玻璃上的。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以霓虹光管勾勒出中銀大廈輪廓的霓虹燈,也是招牌!想深一層,中銀大廈的外觀非常有標誌性,以整幢建築物作為招牌亦很有意義。

Photo by Chengting Xie on Unsplash

百花齊放的絢麗風景

遊客常說他們喜歡香港的夜景,但其實那是指甚麼呢?

除了維港兩岸的「百萬海景」和高空俯瞰到的萬家燈火,最令人難忘可能是繁華地區的一片霓虹景觀。

霓虹招牌五光十色,風格繁多,其中大部份招牌字都用富有本地特色的北魏體和港楷。這些文字方正易讀、強勁有力,在華文地區獨一無二,其形象儼如殷勤實幹又不好惹的香港商人。加上招牌肆意密集排列、中外夾雜、貴賤並存,這都是香港社會共冶一爐的真實寫照。

隨著社會愈來愈關心建築物安全,不安全的霓虹招牌無可避免地需要被拆除。當我還是孩子時,街上常見鐵枝交疊、搖搖欲墜的大招牌,我也聽過日久失修的招牌在颱風天倒塌。儘管霓虹招牌文化價值不菲,這片霓虹光景是否必然步入歷史?作者在書末從個人、團體及政府三方面提出保存部份被拆卸的招牌,並在教育上口傳身授這段歷史和視覺文化,同時政府亦須制定和推廣招牌保育和安全政策,平衡保育與大眾安全。這個文化符號最後能否保育仍是未知,但這本書的出版及相關社交媒體的積極推廣,確實已經讓更多港人關心本地殘存的文化瑰寶,我認為他們應記一功。

後記

讀這本書前,我已經很喜歡《霓虹黯色》這隱悔地點明主旨的標題。我不確定這是否正確的詮釋,但「黯色」一詞不僅描繪了不見霓虹燈光,還意指黯暗不明、哀傷和悲慘,指的是霓虹招牌的窮途末路。

研究團隊對霓虹招牌進行了非常學術性的研究,因此很多東西也在書中寫得詳細。即使讀者不熟悉周邊的知識,如招牌書體,他們也能從書中獲得解答,因此我感覺像讀了不止一本書,獲益良多,但內容也可能太過廣泛深入,讓一般讀者難以消化。尤其是當我讀到與廣告設計學者的訪問時,我隱約猜測當年的霓虹招牌猶如廣告,但訪問內容主要圍繞不同年代傳統媒體的廣告風格與消費文化,與霓虹招牌沒有直接關係,所以我讀到這裏時感到困惑。不過,綜觀來說,這本書從不同角度對日漸消失的霓虹招牌有很詳實的記載,並建議香港社會應如何保育霓虹招牌文化,內容豐富兼有見地。

我們九十後,只能從老照片瞥見五、六十年代或更早的香港,但我們對霓虹燈下的香港仍有不少記憶。

小時候我和家人在晚上乘車經過彌敦道時,我會把臉貼在車窗上,抬頭仰望那些重重疊疊、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霓虹燈將大街染亮成鉻黃,彷彿時間倒回到黃昏,夜幕仍未降臨。當汽車在街道上奔馳,霓虹絢爛的光跡在我們的側臉閃過一絲又一絲的餘光。我來不及細味窗外的風景,只有半分鐘的紅燈時間驚嘆在半空中照亮整條街道的「泰林」招牌。我依稀記得白天曾跟我爸到那裏買「快譯通」電子辭典,但只有在夜幕低垂時,我才能從碩大無比的招牌上體會到泰林這牌子的份量。

年輕人很難理解為何昔日的招牌對商店如此舉足輕重。為何「拆招牌」是大事件?這全因為古今招牌的意義不盡相同。複雜細緻的設計和製作工序、工匠嫻熟的工藝確立了商店的特質。招牌造得愈精致有份量,就愈體面。因此它是街道上的廣告,也是品牌價值的體現。

本土文化與設計的崛起

過去幾年,香港失去了無數事物。從政制、團體、產業到文化,看到一些媒體每月數算香港失去的事物,教人心酸。這些變化使我們迫切反思何謂「香港」,彷彿要抓住最後一根稻草。

過去,我們對具有香港特色的商品無動於衷,認為那只是吸引遊客購買。現在,傳統手工藝和本土文化的書籍穩佔書店的暢銷榜、印有「香港人」字樣的小禮品熱銷,北魏真書、李漢港楷、勁揪體、思緒重生體等本地字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試問在幾年前,社會對本土文化會如此推崇讚賞嗎?

本土熱潮的興起,絕非全然是城市急速發展和文化保育欠妥的遺禍。我認為它徹底反映了港人對本土文化及民族身份逐漸被蠶食的危機意識。事過境遷、親朋離散、香江不再,這種危機感促使港人試圖找回昔日香港,認識和懷緬那些不曾重視,即將埋沒於歷史洪流中,屬於你我的文化符號。

雖然我對這一切即將消失的東西感到無限婉惜,但同時很高興港人如此熱愛和維護他們的民族身份,亦樂見本土文化和設計終於走在陽光下,而非只靠外國電影和動畫的側寫,才能讓我們體會香港美麗的一隅。

--

--

Constance Tang

UIUX + Product Design @ Memeland, 9GAG / pharm 設計雜學 IG @ pharm.design